豪利777

记录豪利777奋斗者 | 从零基础到自主编程的“草根码农” ——豪利777威奇达一线工人刘建军的数字突围
发布时间:2025-06-26

在豪利777发展的画卷里,最浓墨重彩的笔触,往往来自最平凡的岗位。

这一次,豪利777把镜头对准基层,对准那些扎根在生产车间、项目现场、服务窗口、科研一线......的同事们,挖掘和记录下他们真实的故事。

他们脚踏实地的奋斗,正是豪利777最坚实的根基,也是最值得被看见和尊重的力量。让豪利777一起走近这些可敬可爱的身边人,感受那份朴实无华却熠熠生辉的奋斗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

在豪利777威奇达青霉素事业部105车间,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生产线正轰鸣运转。车间中控室副主任刘建军紧盯占据整面墙的显示屏,指尖轻点键盘,成吨的青霉素发酵滤液如数字洪流般涌入自动化设备。

这位身着绿色工装的“70后”,从“计算机小白”蜕变为以一己之力编写出车间自动化生产线的全部程序,他用“把不可能炼成可能”的硬核精神为传统制药业注入智能基因。

1.jpg

在105车间,能吃苦,善攻关是一项传承至今的光荣传统。在手动控制生产线上,驾驭得了复杂工艺、经受得了严格管理、完成得了重大任务,成为镌刻一代代干部职工内心深处的光辉烙印。而今,经过刘建军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车间已经完成全面自动化的升级蝶变,而这一精神也在掌握数字技能、勇攀智能高峰的过程中迸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初见刘建军,你很难将他和编程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仅有在职大专学历的“70后”,他身着和其他同事一样的绿色工装,有着同样质朴的面庞。但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同事,几乎编写出了车间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所需的全部程序。

时间回到2021年,一场生产方式的重大革新正在105车间快速推进。面对全面铺开的自动化改造,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的刘建军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做好上百台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的“入职培训”,让他们高效协同,精准控制,融入整个工艺体系,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难题。

在同事眼中,改造期间的刘建军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劲。由于车间是甲级防爆车间,设备安装要求高,而且很多设备都是初次接触。他和厂家工程师逐项梳理工艺细节,向他们学习设备运行与控制原理。一有空,他便开始马不停蹄地仿真验证,力求让自动化控制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

而这,源于一次不太愉快的经历。

2015年,还是水解组组长的刘建军主持开展水解自动化改造。项目完成很顺利,水解组仅需之前40%的人员便可完成生产任务,手动操作大幅减少,生产效率和稳定性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在经过几年的运行后,班组对提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当他反复与厂家工程师沟通想法的时候,得到的回答都是同样的:“你们的控制逻辑太复杂,做不到”。

别人做不到,那就自己来!他下定决心从零基础开始跨界学编程,将车间和基层员工的想法与自己的生产经验全部融入自动化控制之中。然而,这对于从来没接触过编程的他,又谈何容易。

面对困难,刘建军没有退缩,生产任务紧张,他挤出为数不多的业余时间,从最基础的编程知识学起,自掏腰包买书籍、买课程,一点一滴地积累编程知识。即使回到家,他也要在电脑上一次次地进行练习、琢磨,“实在想不通,我就在客厅里绕圈”。

一点点地自学,一次次地尝试,一遍遍地仿真模拟,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甚至在工程建设阶段和厂家工程师一起住在单位公寓学习交流。“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每进行一次测试,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能实践新的方法,久而久之自然融会贯通”刘建军笑着说。最终,当新的控制程序投入应用后,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老刘,你真行!”

2.jpg

刘建军总是很忙,奔走在车间的各个岗位。“我所有的想法都是来自基层工人的实践,他们真正了解工艺控制的每一个细节,反映上来的是最实用的信息,我所有的成绩也是来源于此,在我看来,要想做好自动化,对工艺的深入理解要占到80%,剩下的20%才是编程。”刘建军自豪地说“搞工艺的人优势就在这里,每次编程我都会认真思考,将最新的创新成果融入其中。现在,我每个月至少会根据工艺优化情况对控制程序进行2~3次的更新,这就像雕琢一块玉,没有玉是天生完美的,只有不断地打磨,才能熠熠生辉。”

在车间主任侯利军的眼里,刘建军是一个非常细致的人。“老刘在车间工作了二十多年,是一部活的‘工艺手册’,每当遇到问题,他都会细细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并加以解决,有了这样的‘名师’,自动化设备自然都能成为‘高徒’”。

3.jpg

当被问起他对车间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想法时,刘建军憨厚一笑“我就是一个老老实实干活的人,公司安排我干什么,我就尽力把它干好。在智能化转型上,我也是小学生,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据孪生都是好东西,我想和同事们真正把它们用起来,让生产效率更高,工作环境更好,让大家切切实实感受到,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时代在变,技术迭代,但一线工人“把不可能炼成可能”的硬核精神,始终如初。

版权所有:豪利777集团
记录豪利777奋斗者 | 从零基础到自主编程的“草根码农” ——豪利777威奇达一线工人刘建军的数字突围
发布时间:2025-06-26

在豪利777发展的画卷里,最浓墨重彩的笔触,往往来自最平凡的岗位。

这一次,豪利777把镜头对准基层,对准那些扎根在生产车间、项目现场、服务窗口、科研一线......的同事们,挖掘和记录下他们真实的故事。

他们脚踏实地的奋斗,正是豪利777最坚实的根基,也是最值得被看见和尊重的力量。让豪利777一起走近这些可敬可爱的身边人,感受那份朴实无华却熠熠生辉的奋斗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

在豪利777威奇达青霉素事业部105车间,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生产线正轰鸣运转。车间中控室副主任刘建军紧盯占据整面墙的显示屏,指尖轻点键盘,成吨的青霉素发酵滤液如数字洪流般涌入自动化设备。

这位身着绿色工装的“70后”,从“计算机小白”蜕变为以一己之力编写出车间自动化生产线的全部程序,他用“把不可能炼成可能”的硬核精神为传统制药业注入智能基因。

1.jpg

在105车间,能吃苦,善攻关是一项传承至今的光荣传统。在手动控制生产线上,驾驭得了复杂工艺、经受得了严格管理、完成得了重大任务,成为镌刻一代代干部职工内心深处的光辉烙印。而今,经过刘建军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车间已经完成全面自动化的升级蝶变,而这一精神也在掌握数字技能、勇攀智能高峰的过程中迸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初见刘建军,你很难将他和编程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仅有在职大专学历的“70后”,他身着和其他同事一样的绿色工装,有着同样质朴的面庞。但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同事,几乎编写出了车间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所需的全部程序。

时间回到2021年,一场生产方式的重大革新正在105车间快速推进。面对全面铺开的自动化改造,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的刘建军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做好上百台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的“入职培训”,让他们高效协同,精准控制,融入整个工艺体系,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难题。

在同事眼中,改造期间的刘建军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劲。由于车间是甲级防爆车间,设备安装要求高,而且很多设备都是初次接触。他和厂家工程师逐项梳理工艺细节,向他们学习设备运行与控制原理。一有空,他便开始马不停蹄地仿真验证,力求让自动化控制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

而这,源于一次不太愉快的经历。

2015年,还是水解组组长的刘建军主持开展水解自动化改造。项目完成很顺利,水解组仅需之前40%的人员便可完成生产任务,手动操作大幅减少,生产效率和稳定性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在经过几年的运行后,班组对提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当他反复与厂家工程师沟通想法的时候,得到的回答都是同样的:“你们的控制逻辑太复杂,做不到”。

别人做不到,那就自己来!他下定决心从零基础开始跨界学编程,将车间和基层员工的想法与自己的生产经验全部融入自动化控制之中。然而,这对于从来没接触过编程的他,又谈何容易。

面对困难,刘建军没有退缩,生产任务紧张,他挤出为数不多的业余时间,从最基础的编程知识学起,自掏腰包买书籍、买课程,一点一滴地积累编程知识。即使回到家,他也要在电脑上一次次地进行练习、琢磨,“实在想不通,我就在客厅里绕圈”。

一点点地自学,一次次地尝试,一遍遍地仿真模拟,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甚至在工程建设阶段和厂家工程师一起住在单位公寓学习交流。“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每进行一次测试,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能实践新的方法,久而久之自然融会贯通”刘建军笑着说。最终,当新的控制程序投入应用后,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老刘,你真行!”

2.jpg

刘建军总是很忙,奔走在车间的各个岗位。“我所有的想法都是来自基层工人的实践,他们真正了解工艺控制的每一个细节,反映上来的是最实用的信息,我所有的成绩也是来源于此,在我看来,要想做好自动化,对工艺的深入理解要占到80%,剩下的20%才是编程。”刘建军自豪地说“搞工艺的人优势就在这里,每次编程我都会认真思考,将最新的创新成果融入其中。现在,我每个月至少会根据工艺优化情况对控制程序进行2~3次的更新,这就像雕琢一块玉,没有玉是天生完美的,只有不断地打磨,才能熠熠生辉。”

在车间主任侯利军的眼里,刘建军是一个非常细致的人。“老刘在车间工作了二十多年,是一部活的‘工艺手册’,每当遇到问题,他都会细细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并加以解决,有了这样的‘名师’,自动化设备自然都能成为‘高徒’”。

3.jpg

当被问起他对车间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想法时,刘建军憨厚一笑“我就是一个老老实实干活的人,公司安排我干什么,我就尽力把它干好。在智能化转型上,我也是小学生,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据孪生都是好东西,我想和同事们真正把它们用起来,让生产效率更高,工作环境更好,让大家切切实实感受到,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时代在变,技术迭代,但一线工人“把不可能炼成可能”的硬核精神,始终如初。

版权所有:豪利777集团